“宁夏灵武,地域狭小,经济欠发达,可在那黄河流淌过的地方,是生我养我的家乡,是我为之奋斗的地方,也是我实现梦想的热土。”姚敏说。
1983年,姚敏考上西安矿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。在校期间入了党,还是系团总支副书记,1987年毕业。当时的同学都愿意留在大城市,他却想把所学知识用在改造落后的家乡。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了原灵武矿务局,那时大学生很少,矿务局想留他在机关,他主动要求到一线去锻炼。几经周折,他来到磁窑堡煤矿机电科,当上一名电器技术员。管高压班和井下电钳班,这可是个好活儿!三年间他整天挎着电工工具井上井下地跑,与工人同吃同劳动,工人们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。那时的煤炭企业主要靠拼资源维持低水平发展,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国家所需、企业必为的事,也是他的梦想。
2004年,集团安排他负责宁夏第一个煤化工项目——25万吨/年煤制甲醇项目的筹建工作。在当时的条件下,25万吨/年煤制甲醇项目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煤制甲醇项目了,他们面临着无任何煤化工人才储备、无煤化工核心技术、无煤化工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经验的“三无”困难与挑战。但他没有退缩,埋头恶补煤化工知识的同时,他凭着一双脚、一个公文包、一张规划图,怀揣着“三顾茅庐”招贤纳士的诚意,奔赴全国各地招揽人才。在外界人眼中,有煤、有钱就能干煤制油。自从与神华集团联姻成功,神宁前两个条件似乎都具备,只欠“东风”,人呢?谁来干?由于煤制油项目每一个环节都涉及世界顶尖技术,因此技术人才队伍成为首当其冲的关键条件。为了留住人才,用好人才,他带领筹备小组在银川一个学校接一个学校跑,解决引进人才孩子的上学等问题,以真诚感动人才,消除他们后顾之忧。就这样,引进一个,一个再带几个,半年光景,他们的煤化工人才队伍从几个人增加到了数百人。
煤化工的发展除了人才,最核心资源就是技术。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煤制甲醇项目,可能到今天都没人会想到,这个项目最核心的气化装置是从首钢集团买来的“二手货”,在此之前,它已在库房里闲置了十来年(当时全球仅存两套,一套在美国),这样的气化炉技术尚不成熟,也没有先例可循。当时很多专家断言“一堆废铁,不可能开起来”。但他下定决心,一定要把装置组建好、开起来,还要开好、开出光彩。为了争时间、抢速度,他和同事们一直奔波在项目建设现场,经常连续一两个月回不了家、半个月洗不上一次澡。夏天,他们在30多摄氏度的帐篷里连续研究方案七八个小时;冬天,他们又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刺骨寒风中打扫管道调试设备。
2006年5月,姚敏意外摔伤了髋关节。为了不影响项目进度,术后45天他便坐着轮椅回到了建设现场。2007年项目试车过程中,为解决气化炉辐射废锅频繁结焦的问题,他拄着单拐每天往返几次相当于14层楼房高的气化框架,为此还得了个“拼命三郎”的绰号。“这台机器现在还在正常运转。”姚敏的自豪地说。